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
名称
| 专业
| 方向
| 备注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世界文学
| 3.风景与身份意识-司各特的苏格兰小说研究——邓媛媛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世界文学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
| 对外汉语方向
| 3.汉韩“动词及动词性否定结构”的对比研究——肖珊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汉语词汇语法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明清文学
| 4.从后花园到大观园:古代小说中的恋爱形态——杨春艳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明清文学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宋代文学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
| 对外汉语教学
| 1.越南留学生汉语学习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——阮秋庄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先秦文学、宋元文学、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
| 应用语言学、现代汉语语法、语言信息处理、计算语言学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汉语方言、近代汉语语法、汉语词汇语法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比较文学
| 2.后殖民语境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香港电影——余苗
3.梁宗岱《诗与真·诗与真二集》意义生成的诠释学分析——张晶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典文献学
|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
| 3.俄藏敦煌残卷230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校稿——尚秀英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代文学
| 中国当代文学
| 3.规范之外的言语-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与方言——马晓栋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代文学
| 2.散落的珠玉—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广告已经——彭林祥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代文学
| 1.“左联”十年争论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的期刊——孙霞
2.悲凉意识与悲悯情怀-论汪曾祺小说的美学追求——娄琪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代文学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当代文学
| 2.“17年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中国文学论——任海龙
4.浅论《游园惊梦》与《达洛卫夫人》的比较——张晓晨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唐代文学
| 1.唐代小说集《玄怪录》《续玄怪录》研究——邹红波
2.韦应物与柳宗元五言古诗之比较研究——李红艳3.皮日休研究——侯春艳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宋代文学
| 3.论艺术通感对苏轼文学创作、文艺批评的影响——肖哲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典文献学
| 音义学,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比较文学
| 1.疾病如歌-解读托马斯·曼三部长篇小说中的疾病——黄艳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国学研究
| 1.论汉代三家《诗》学的通经致用及其学术渊源——冯一鸣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汉语词汇语法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汉语词汇语法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文艺学
| 文学基础理论,西方文论
| 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文艺学
| 西方文论
| 2.走向跨学科研究的文学理论-论文化研究思潮下的文学理论边界——刘科军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文艺学
| 中国文论
| 4.知音:理想的读者-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知音论——程小芳
|
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国学研究·汉语史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比较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现代小说研究
| 3.论丁玲现代存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与孤独意识——刘飞蛾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明清文学
| 3.论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——刘红星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当代小说研究
| 2.趣味、诗意与理性-简论王小波作品的写作风格——李莲
3.男尊女卑性别观下的人物关系设置-论《白鹿原》——李俊
4.透析生活本先关注平凡人生-论池莉的新写实主义小说——王建丽
5.知识者的灵魂探寻之路-论徐坤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特征——邝兰兰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当代小说研究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现代小说研究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现代文学研究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当代小说研究
| 3.海上花开一年年-论王安忆近期上海背景小说——陈敢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当代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先秦两汉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当代小说研究
| 1.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书写与反思-论张洁的《无字》——刘宝莲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、影视文学、中国现代散文研究
| 中国现代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当代文学
| 2.女性“自我”的觉醒——张洁、王安忆小说比较轮——王淑莲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当代小说研究
| 3.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论张洁女性意识的演变及其女性意识的文学价值——许莉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世界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比较文学
| 4.简·爱的性格与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的婚恋观——秦英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世界文学
| 1.试论《百年孤独》的神奇性及其现实基础——邱玉楠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译介研究
| 1.论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及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——李建中
3.清末民初的翻译文学对鸳鸯蝴蝶派言情、侦探小说的影响——侯检菊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比较文学
| 1.在比较的视野中看巴金小说中的忏悔情结——黄悠纯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| 比较文学
| 4.《穆斯林的葬礼》与《荆棘鸟》的隐喻之美——张莉
5.命运的悲歌—《苔丝》与《边城》之比较——李云凌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唐代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胡埭汉语、古典文献、现代汉语
| 4.“常常”、“经常”和“通常”的比较研究——梁少红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现代汉语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方言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文艺学
| 文艺学基础理论
| 1.博客文本的产生、写作特点及对其他媒体的影响——刘勇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文艺学
| 中国文论
| 4.论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创作实践的互动关系——李喜华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文艺学
| 西方文论、中国文论
| 1.论葛兰西未完成性-葛兰西哲学与美学思想——袁昌平
2.托马斯·哈代长篇小说中女性观与死亡叙事研究——楚苹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先秦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
| 社会语言学
| 4.22-28个月儿童普通话学习的个案跟踪研究——肖永华
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宋代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明清文学
| |
2007届高教班在职硕士毕业论文
| 中国古代文学
| 魏晋南北朝文学
| 2.论曹操从史传文学到市民文学的形象演变——王清亮
3.在隐逸身形的背后-浅析精神层面上的陶渊明及其影响——郭阳卿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