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4-2005届博士毕业论文
|
序号
| 名称
| 备注
| 专业
| 方向
|
1
| 1994届
| 1.中国新诗流变论——龙泉明
2.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——汪剑钊
3.清末明初文化代际递嬗中的思想主脉——张洁(昌切)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当代文学
|
2
| 1995届
| 1.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—论京派文学——查振科
2.中国新诗话语现象研究(1919-1949)——程光炜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
3
| 1997届
| 1.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(1925-1949)——王毅
2.曹禺三部曲研究——韩相德
3.中国20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研究——陈国恩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文学思潮、新诗史、中国现代戏剧
|
4
| 1998、1999届
| 1.《古尊宿语要》代词助词研究——卢烈红
2.殷墟甲骨刻辞动词研究——杨逢彬
3.《孟子》定中结构研究——赵世举
| 汉语史
| 汉语语法学
|
5
| 1998届
| 1.闻一多诗学论——陈卫
2.论新感觉派——黄献文
3.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——萧映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文学思潮、新诗史、现代小说
|
6
| 1999届
| 1.继承与超越:四十年代小说和五四小说——孙萍萍
2.老舍小说创作比较研究——成梅
3.鲁迅与诗化小说——张箭飞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现当代文学、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、现代小说
|
7
| 1999届
| 1.20世纪中国小说与俄罗斯小说——陈春生
2.现实主义思潮中的胡风和路翎——刘成友
3.艰难的突围—中国近代诗歌转型论——李金涛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当代小说、文学思潮、新诗史
|
8
| 2000、2001届
| 1.晚清至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派与日本文学——方长安
2.郁达夫与外国文学——刘久明
3.1953-1980年台湾现代诗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——赵小琪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
|
9
| 2000届
| 1.1900至1920年代:汉语诗学及批评中的形式理论问题——莫海斌
2.家族叙事与文化转型—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研究——王涧
3.悖论中的胡风—胡风文艺思想内在矛盾剖析——曾凡解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新诗史、文学思潮、文艺思潮
|
10
| 2001届
| 冲突与和谐-李贽哲学、美学思想研究——王均江
| 哲学、美学
| 中国古典美学
|
11
| 2001届
| 1.从潜流到激流—中国当代新诗潮研究(1966-1986)——李润霞
2.都市环境中的1930年代诗歌——张林杰
3.中国诗学现代转型与西方美学——陈学祖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新诗史、文学思潮
|
12
| 2001届
| 1.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份变化与农村小说转型——王庆
2.中国当代小说价值现象研究——涂险峰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当代小说
|
13
| 2002届
| 1.权力·主体·话语—20世纪40-70年代中国作家的话语困境——李育春
2.萧红小说创作论——(韩国)梁元喆
3.象征:符号与隐喻—中国现代象征诗学研究——贺昌盛
4.诗美的探寻—“新月”诗派诗歌艺术美研究——程国君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及流派
|
14
| 2002届
| 1.20世纪后20年小说语言的文化透视——孙德喜
2.在传统与现代之间—新英雄传奇论稿——吴道毅
3.“人”的出场与嬗变—近20年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——周新民
| 中国当代文学
| 中国当代小说
|
15
| 2002届
| 1.20世纪后20年小说语言的文化透视——孙德喜
2.在传统与现代之间—新英雄传奇论稿——吴道毅
3.“人”的出场与嬗变—近20年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——周新民
4.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研究——王烨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代文学、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
|
16
| 2002届
| 1.《经典释文》音切类目研究——万献初
2.现代汉语歧义结构研究——尤庆学
3.动词句同义句式研究——郝琳
| 汉语言文字学
| 音韵训诂
|
17
| 2003届
| 1.沈从文的生命诗学——吴头文
2.探索现代——《新青年》研究 ——— 李永中
3.20世纪30年代现代小说的都市叙事——张园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代文学
|
18
| 2003届
| 1.20世纪下半叶中国战争小说创作论——陈思广
2.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——闫秋红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当代小说
|
19
| 2001届
| 1.近代汉语三音词研究——杨爱姣
2.《史记》并列式、偏正式双音词研究——陈海波
3.《合并字学篇韵便览》之研究——周赛华
4.试论从《切韵》到《广韵》辞书职能的演变——熊桂芬
| 汉语言文字学
| 词汇语法
|
20
| 2003届
| 1.汉语人体词语研究——冯凌宇
2.《诗经》副词助词研究——王金芳
3.用典研究——罗积勇
| 汉语言文字学
| 语法 词汇
|
21
| 2004届
| 1.走向全球化-论二十世纪晚期中国文学批评对西方现代文论的接受与运用——冯黎明
2.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两代文化巨人——鲁迅、胡适文化心理比较论——王瑞
3.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庭文化母题——杨经建
4.新文学的本原——吴康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
|
22
| 2004届
| 1.近十年小说创作的狂欢化现象研究——周罡
2.人:小说的聚焦——论新时期三种小说形态中的人——黄伟林
3.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——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立场初探之一 ——汪树东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当代小说
|
23
| 2005届
| 1.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研究(1949-1976年)——王本朝
2.身体的解放与规训——中国现代文学身体遗失论 —— 黄晓华
3.周作人中庸思想研究——胡辉杰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代文学
|
24
| 2005届
| 1.南宋江湖文人研究——张春媚
2.南宋四洪研究——李菁
3.唐赋分体研究——赵成林
| 中国古代文学
| 词学研究
|
25
| 2005届
| 1.民族国家意识与现代乡土小说——魏家文
2.颓败线的颤动—鲁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——张克
3.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——白诰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国现代文学
|
26
| 2005届
| 1.明代“神仙剧”研究——沈敏
2.元杂剧悲剧新探——崔彩虹
3.渊源·风会·正变-晚清小说研究——王同舟
4.《红楼梦》的传播与接受——李根亮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、明清文学
|
27
| 2005届
| 1.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——李成军
2.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——游舒
3.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——周筱娟
4.《毛诗叶韵补音》研究——罗瑞鹤
| 汉语言文字学
| 汉语应用与信息处理、现代汉语语法、词汇语法、音韵训诂
|
28
| 2005届
| 1.南宋理学大家古文研究——闵泽平
2.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——洪迎华
3.韩孟诗派传播接受史研究——刘磊
4.元白诗派前接受史研究——李丹
| 中国古代文学
| 唐宋散文
|
29
| 2005届
| 1.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——朱宾忠
2.小说上海(1976-2004):世俗精神的承传与嬗变——赵艳
3.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——王云霞
| 中国现当代文学
| 中外小说比较、当代小说、现代文学
|